这学子虽说是无妄之灾,可此事关乎科举之威严,不若且让他也先停考一载吧。”

“县令大人,学生请试口义。”

师爷这话一出,徐韶华便知道他意欲如何,但徐韶华对此亦有应对之法。

口义,乃是前朝中期入仕的一种法子,多为主考官随意出题,考生在一炷香内作答。

但等到末期,口义的诸多隐患便暴露出来,若是有人在考前为主考官进上纹银千两,主考官便会只考一些简单题目,若是有人未曾孝敬,主考官便会百般刁难。

而前朝的胡首辅自幼家贫,当时便是在这样的入仕之法中,杀出重围,后来更是在其独揽大权后改口义为默经,让不少贫寒学子暗中称颂。

但今日徐韶华要试的口义乃是真真正正,众目睽睽之下的口义,突如其来的舞弊变故,任谁也想不到。

尤其是,这会儿周围几十双眼睛盯着,能在这时候请试口义,只怕其对自己的学问很是自信。

于沉沉默了一下,随后开口道:

“不必,还有一刻钟,来得及。刘吏,你且带他去搜身,亲自送他进考棚。”

“大人!”

师爷还要说什么,于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,可是其中却满是冷芒,师爷连忙低下头去。

徐韶华也是一愣,随后便听于沉安抚道:

“去吧,好好考。这次社学学子出了这么一个污点,本官望你能为社学扬名!”

“是!”

于沉近乎温和的话让一旁的刘吏都没忍住抽了抽嘴角,徐韶华随后向于沉行了一礼,这才退去。

而等徐韶华离开,一旁的师爷正想要说什么,于沉直接唤了一声:

“来人,带走!”

于沉迎着师爷那不可置信的目光,冷声道:

“那两名贼人只入狱一日便染了天花暴毙,本官自知县衙之中已有硕鼠,却不想竟是你!”

“大人,我没有啊!”

“你以为本官不知道你那些蝇营狗苟的勾当吗?”

随后,于沉也不再看他,而是坐回原位,开始提笔写下第一场的题目。

徐韶华跟在刘吏身后,经过搜子的检查后,便随他进了考棚。

徐韶华的考棚位次不远不近,而刘吏这一路引着他

章节目录